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简析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断开
阅读量:523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4

本文共 497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6 分钟。

 

TCP/IP及OSI模型

 
TCP/IP OSI 功能 TCP/IP协议族
应用层 应用层 为应用软件提供服务
Telnet、FTP、DNS、HTTP、DNS、SMTP
表示层 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,主要有数据格式交换,数据加密数据解秘,数据压缩等  
会话层 维护两个计算机之间的传输链接,保证点到点传输不中断,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  
传输层 传输层(数据段Segmen) 向用户提供的端到端服务,处理数据报错误,数据包次序,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讯细节 TCP、UDP
网络层 网络层(数据包Packet) 为分组通过网络选择合适的路径,实现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拥塞控制等 IP、IPX、RIP、OSPF
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(数据帧Frame) 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,数据链路层在数据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
在采用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方法,是有差错的物理链路便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
SLIP、PPP、ARP、RARP、MTU
物理层(比特流Bit) 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,负责处理数据传输率并监控数据出错率,实现数据流的透明传输 IEEE802、IEEE802.2
 

TCP协议头部的格式

 
 Source Port和Destination Port:
  分别占用16位,用于区别主机中的不同进程,而IP地址是用来区分不同的主机的,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配合上IP首部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就能唯一的确定一个TCP连接;
Sequence Number:   用来标识从TCP发端向TCP收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,它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的第一个数据字节在数据流中的序号;主要用来解决网络报乱序的问题; Acknowledgment Number:   32位确认序列号包含发送确认的一端所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号,因此,确认序号应当是上次已成功收到数据字节序号加1。   不过,只有当标志位中的ACK标志(下面介绍)为1时该确认序列号的字段才有效。主要用来解决不丢包的问题; Offset:   给出首部中32 bit字的数目,需要这个值是因为任选字段的长度是可变的。这个字段占4bit(最多能表示15个32bit的的字,即4*15=60个字节的首部长度)   因此TCP最多有60字节的首部。然而,没有任选字段,正常的长度是20字节; TCP Flags:TCP首部中有6个标志比特,它们中的多个可同时被设置为1,主要是用于操控TCP的状态的,依次为URG,ACK,PSH,RST,SYN,FIN。每个标志位的意思如下:    URG: 此标志表示TCP包的紧急指针域(后面马上就要说到)有效,用来保证TCP连接不被中断,并且督促中间层设备要尽快处理这些数据;   ACK: 此标志表示应答域有效,就是说前面所说的TCP应答号将会包含在TCP数据包中;有两个取值:0和1,为1的时候表示应答域有效,反之为0;也规定建立连接后所有发送的报文ACK必须为1   PSH: 这个标志位表示Push操作。所谓Push操作就是指在数据包到达接收端以后,立即传送给应用程序,而不是在缓冲区中排队;   RST: 这个标志表示连接复位请求。用来复位那些产生错误的连接,也被用来拒绝错误和非法的数据包;   SYN: 表示同步序号,用来建立连接。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搭配使用,当连接请求的时候,SYN=1,ACK=0;连接被响应的时候,SYN=1,ACK=1;这个标志的数据包经常被用来进行端口扫描。       扫描者发送一个只有SYN的数据包,如果对方主机响应了一个数据包回来 ,就表明这台主机存在这个端口;       但是由于这种扫描方式只是进行TCP三次握手的第一次握手,因此这种扫描的成功表示被扫描的机器不很安全,一台安全的主机将会强制要求一个连接严格的进行TCP的三次握手;   FIN: 表示发送端已经达到数据末尾,也就是说双方的数据传送完成,没有数据可以传送了,发送FIN标志位的TCP数据包后,连接将被断开。这个标志的数据包也经常被用于进行端口扫描。
 
  Window:窗口大小,
  也就是有名的滑动窗口,用来进行流量控制;表示接收缓冲区的空闲空间,16位,用来告诉TCP连接对端自己能够接收的最大数据长度。
Checksum:16bit的TCP头部校验,计算TCP头部,从而证明数据的有效性; Urgent Pointer:16bit紧急数据点,当功能bit中的URG取值为1时有效;(参考:TCP中URG和PSH以及Urgent Point的作用及区别) Options:TCP的头部最小20个字节。如果这里有设置其他参数,会导致头部增大; Padding:当TCP头部小于20字节时会出现,不定长的空白填充字段,填充内容都是0,但是填充长度一定会是32的倍数; Data:被TCP封装进去的数据,包含应用层协议头部和用户发出的数据。  
 

 

 

三次握手

 

 

TCP三次握手简要过程  1、client发出连接请求,即SYN置1,并声明自己的序列号是seq=x  2、server端进行回复确认,及SYN置1,并声明自己的序列号seq=y,并且ACK=x+1  3、client端再次确认,设置ack=y+1

参考http://www.jellythink.com/archives/705

1.第一次握手:建立连接。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,将SYN位置为1,Sequence Number为x;然后,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,等待服务器的确认; 2.第二次握手:服务器收到SYN报文段。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段,需要对这个SYN报文段进行确认,设置Acknowledgment Number为x+1(Sequence Number+1);   同时,自己自己还要发送SYN请求信息,将SYN位置为1,Sequence Number为y;服务器端将上述所有信息放到一个报文段(即SYN+ACK报文段)中,一并发送给客户端,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; 3.第三次握手: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+ACK报文段。然后将Acknowledgment Number设置为y+1,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段,这个报文段发送完毕以后,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进入ESTABLISHED状态,完成TCP三次握手。 完成了三次握手,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就可以开始传送数据。 TCP四次断开过程 当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了TCP连接以后,当数据传送完毕,需要四次断开,关闭TCP连接。   1.第一次分手:主机1(可以使客户端,也可以是服务器端),设置Sequence Number和Acknowledgment Number,向主机2发送一个FIN报文段;此时,主机1进入FIN_WAIT_1状态;这表示主机1没有数据要发送给主机2了;   2.第二次分手:主机2收到了主机1发送的FIN报文段,向主机1回一个ACK报文段,Acknowledgment Number为Sequence Number加1;主机1进入FIN_WAIT_2状态;主机2告诉主机1,我“同意”你的关闭请求;   3.第三次分手:主机2向主机1发送FIN报文段,请求关闭连接,同时主机2进入LAST_ACK状态;   4.第四次分手:主机1收到主机2发送的FIN报文段,向主机2发送ACK报文段,然后主机1进入TIME_WAIT状态;主机2收到主机1的ACK报文段以后,就关闭连接;           此时,主机1等待2MSL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,则证明Server端已正常关闭,那好,主机1也可以关闭连接了。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既然总结了TCP的三次握手,那为什么非要三次呢?怎么觉得两次就可以完成了。那TCP为什么非要进行三次连接呢?在谢希仁的《计算机网络》中是这样说的: 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,因而产生错误。 在书中同时举了一个例子,如下: “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”的产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:client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,而是在某个网络结点长时间的滞留了,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server。 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。但server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,就误认为是client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。于是就向client发出确认报文段,同意建立连接。 假设不采用“三次握手”,那么只要server发出确认,新的连接就建立了。由于现在client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,因此不会理睬server的确认,也不会向server发送数据。 但server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,并一直等待client发来数据。这样,server的很多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。采用“三次握手”的办法可以防止上述现象发生。例如刚才那种情况,client不会向server的确认发出确认。 server由于收不到确认,就知道client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。” 这就很明白了,防止了服务器端的一直等待而浪费资源。 为什么要四次分手 那四次分手又是为何呢?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、可靠的、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。TCP是全双工模式,这就意味着,当主机1发出FIN报文段时,只是表示主机1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,主机1告诉主机2,它的数据已经全部发送完毕了;但是,这个时候主机1还是可以接受来自主机2的数据;当主机2返回ACK报文段时,表示它已经知道主机1没有数据发送了,但是主机2还是可以发送数据到主机1的;当主机2也发送了FIN报文段时,这个时候就表示主机2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,就会告诉主机1,我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,之后彼此就会愉快的中断这次TCP连接。如果要正确的理解四次分手的原理,就需要了解四次分手过程中的状态变化。 FIN_WAIT_1: 这个状态要好好解释一下,其实FIN_WAIT_1和FIN_WAIT_2状态的真正含义都是表示等待对方的FIN报文。而这两种状态的区别是:FIN_WAIT_1状态实际上是当SOCKET在ESTABLISHED状态时,它想主动关闭连接,向对方发送了FIN报文,此时该SOCKET即进入到FIN_WAIT_1状态。而当对方回应ACK报文后,则进入到FIN_WAIT_2状态,当然在实际的正常情况下,无论对方何种情况下,都应该马上回应ACK报文,所以FIN_WAIT_1状态一般是比较难见到的,而FIN_WAIT_2状态还有时常常可以用netstat看到。(主动方) FIN_WAIT_2:上面已经详细解释了这种状态,实际上FIN_WAIT_2状态下的SOCKET,表示半连接,也即有一方要求close连接,但另外还告诉对方,我暂时还有点数据需要传送给你(ACK信息),稍后再关闭连接。(主动方) CLOSE_WAIT:这种状态的含义其实是表示在等待关闭。怎么理解呢?当对方close一个SOCKET后发送FIN报文给自己,你系统毫无疑问地会回应一个ACK报文给对方,此时则进入到CLOSE_WAIT状态。接下来呢,实际上你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察看你是否还有数据发送给对方,如果没有的话,那么你也就可以 close这个SOCKET,发送FIN报文给对方,也即关闭连接。所以你在CLOSE_WAIT状态下,需要完成的事情是等待你去关闭连接。(被动方) LAST_ACK: 这个状态还是比较容易好理解的,它是被动关闭一方在发送FIN报文后,最后等待对方的ACK报文。当收到ACK报文后,也即可以进入到CLOSED可用状态了。(被动方) TIME_WAIT: 表示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,并发送出了ACK报文,就等2MSL后即可回到CLOSED可用状态了。如果FINWAIT1状态下,收到了对方同时带FIN标志和ACK标志的报文时,可以直接进入到TIME_WAIT状态,而无须经过FIN_WAIT_2状态。(主动方) CLOSED: 表示连接中断。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gtms/p/6750405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黑马程序员_Java基础枚举类型
查看>>
一位90后程序员的自述:如何从年薪3w到30w!
查看>>
在.net core上使用Entity FramWork(Db first)
查看>>
UIImage 和 iOS 图片压缩UIImage / UIImageVIew
查看>>
MongoDB的数据库、集合的基本操作
查看>>
ajax向后台传递数组
查看>>
疯狂JAVA16课之对象与内存控制
查看>>
[转载]树、森林和二叉树的转换
查看>>
软件测试-----Graph Coverage作业
查看>>
django ORM创建数据库方法
查看>>
创建Oracle synonym 详解
查看>>
php7 新特性整理
查看>>
RabbitMQ、Redis、Memcache、SQLAlchemy
查看>>
linux查看端口占用
查看>>
Sql常见面试题 受用了
查看>>
知识不是来炫耀的,而是来分享的-----现在的人们却…似乎开始变味了…
查看>>
CSS背景颜色、背景图片、平铺、定位、固定
查看>>
口胡:[HNOI2011]数学作业
查看>>
我的第一个python web开发框架(29)——定制ORM(五)
查看>>
中国剩余定理
查看>>